[红楼钗黛]咸猪手,蟹黄酒 - 分卷阅读160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以为得意,忙拉了她的手说道:“前几日听说姑娘已经禀明了老太太,太太,说要离了这园子,我吓了一大跳。都是大奶奶先前的姘头,那个什么姓姚的给闹的。我知道姑娘你实在是受委屈了!只是如今离了这园子,姑娘的终身又该如何是好?”

    宝钗听得又是好气又是好笑。当日因马道婆之事,姚静那么一闹,长公主殿下出面替她说话,虽是留下些隐患,但此事之后,整个贾府,上至史太君、王夫人,下至那些丫鬟小厮婆子,谁敢说她半个不字?便是有些谣言说她和长公主关系暧昧的,只怕也是私下无人之时,带着艳羡的口气说的。茜雪就曾经在她面前学过,活灵活现,惹人发笑。

    可是这赵姨娘话里话外的意思,就仿佛不知道长公主曾经替她说过话似的,难道她以为,姚静诬陷宝钗成功,宝钗是不得已背着好大的嫌疑,被赶出大观园的?

    赵姨娘的话却没有完:“我家环儿,虽比宝玉小上几岁,又是庶子,却是个有心计的,平日里读书也颇为认真。宝姑娘你是个明白人,别看宝玉现在受老太太、太太宠着,可是等到老太太驾鹤西去,这府里分了家之后,他也就不算什么了。太太每日里只是吃斋念佛,老爷都不去她那里的。将来这家业,还不定是环儿继承呢。”

    宝钗简直惊呆了。听赵姨娘的意思,敢情这是毛遂自荐,想着要把自家儿子贾环说给她吗?可是贾环比探春小,探春比宝玉小,宝钗看贾环,只觉得一团孩气呢,这又如何使得?

    其实前世里,赵姨娘和贾环他们,也是打过类似的主意的。

    那时候却比现在晚上两年,黛玉刚刚寿夭,弥留之际把宝玉托付给宝钗,宝钗又是伤心又是觉得委屈,贾环却突然在路上拦住宝钗,说要她考虑清楚,说想娶她。宝钗当时就很不屑。

    撇开岁数不合适不谈,贾环这个人的人品,宝钗是知道的。贾环小时候就不学好,又嫉妒宝玉是嫡子,所有人都宠着宝玉,就敢把油汪汪的蜡烛,往宝玉脸上浇。这个人又随了赵姨娘,生性狭隘,为些鸡毛蒜皮的蝇头小利计较。有次和莺儿一起玩骰子,竟然睁着眼睛说瞎话,昧莺儿的钱。贾环还生性凉薄,和王夫人屋里的彩云、彩霞都好过,却无非玩过了玩腻了就撂开手,彩云气得大病一场,彩霞最后含恨嫁给了来旺家的丑儿子,没过多久就死了。

    无论是赵姨娘还是贾环,为什么都这么信心十足,认为宝钗会选择下嫁给贾环呢?前世里宝钗宁可选择嫁给贾宝玉,相敬如冰,有名无实,这辈子宝钗自然是不想再嫁给贾宝玉了,可是她宁可不嫁,也不会选择这种人。

    “姨娘这般说话,我却不懂了。婚姻大事,自是由父母做主。想来环哥儿将来长大了,姨夫必会给他寻一门好亲事,却又何必着急呢?”宝钗最后看在探春的面子上,很好脾气地劝说道。

    莺儿提着灯笼,跟宝钗已经走出很远了,还能听见赵姨娘在黑暗处泄愤一般的嘲笑:“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你都这么大岁数了,不嫁环儿,却又想嫁哪个?我倒要看看,你将来能嫁哪个?”

    莺儿气急,都说到这份儿上了,她便是没听见前面的话,这时候也早猜出来发生什么事了。她就想折返回去跟赵姨娘理论,却被宝钗阻止了。难道被狗咬了一口,还要回头去把狗也咬上一口吗?此事本是无人听见,但若是吵将开来,大家颜面上都无光彩。

    “我……我只为姑娘不值……”莺儿忍不住含泪说道。

    宝钗内心却不觉得什么。世间多半是俗人。若按他们的评论标准,哪里还有什么乐趣?

    第115章

    宝钗次日再去香菱那里看孙穆时候,却见孙穆和姚静已经和好了。孙穆向宝钗提及此事的时候,一脸的尴尬:“到底是多年的姐妹,她再三哀求,我实在硬不下心肠来。再者,她也说知道错了,前些时候又吃了不少苦,世道艰难,以她的脾气秉性,若无我在旁看着,只怕她走不下去。故而……实在是对不住了。等到我病好之时,便带她回金陵老家去,隐居了过日子。”

    以孙穆的玲珑剔透、精于世故,说这段话的时候竟然毫无章法,其窘迫可想而知。

    想想看也知道,孙穆和宝钗名为师徒,实际上孙穆在外行走时,颇受宝钗照拂。现如今她的义妹对宝钗做出了这种事情,她理应割袍断义犹恐不及,如今却藕断丝连,又和好了,这叫她如何向宝钗分说。便是千灵百巧的性格,滴水不漏的一张巧嘴,如今也全然无用武之地。

    宝钗早知道孙穆狠不下心来,这等结局却是她早料到了。当下连忙赶着安抚孙穆,让她千万别往心里去,想了想又惊道:“师父何必急着回金陵去?徒儿原先想着,徒儿绸缎庄里揽下的绣活,尚要请师父为那些绣娘们指点一二,把一把关。那女儿谷之事,其实大有可为,若是严进宽出,便是功德一件。期间还有不少事,须得姚先生大展身手才是。怎地就这般匆匆要回金陵了?”

    孙穆见她说得恳切,却也吃惊,道:“我在绣活上苦练了这么二十几年,虽不好入大家法眼,但若是搪塞搪塞外面的绣娘,只怕也是够的。倘若你果有此意,我便厚着脸皮揽了下来,又有何难?只是那女儿谷之事,那女儿谷之事恐怕……”

    宝钗笑道:“若依了姚先生的意思,凡进了女儿谷的女儿家终生不得出谷,不得嫁人,不得同从前父兄家有瓜葛,有悖人性,是强人所难。便是有女儿家为奸人所害,一时心灰意冷,躲入谷中,但一旦峰回路转,难免没有梅开二度的时候,难道非要逼着她舍了大好姻缘,老死在这谷中不成?便是看破红尘、遁入佛道二门的姑子,还有还俗一说呢。只能进不能出的,那是邪教。只许跟女儿好,女孩子之间亲亲热热,以为上等之人,却视世间须眉如浊物,动辄大肆褒贬,那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世间无论男女,还是人品忠厚、脚踏实地的多。否则咱们这身上衣裳,盘中之餐从何而来,亭台楼阁之美景、驿道漕运之通途,何人修得,市井巷陌之律令、朝廷国家之法度,又是何人修订,何人践行?难道都靠我们巾帼女儿不成?纵有外面男子花天酒地、不学无术,但深闺之中,又何尝没有贵妇不事生产,搬弄是非的呢?”

    孙穆想了想笑道:“你说得很好。只是那严进宽出,又如何解释?”

    宝钗道:“世间女子,不幸者甚多。但有些女儿家,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百无一能不说,还心地奸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