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昏君开始炼丹 - 第3章 上书房风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章 上书房风云
    世宗用四年的时间平定叛乱,一举撤销北地所有藩王的封地,并对其它地区的藩王的权力进一步削减,使之有名无实。
    看似皆大欢喜的结局,另一种祸端却在慢慢酝酿。
    自太祖至高宗,皇权虽不能独大,但也稳稳压着相权一头。睿宗至僖宗,两者此消彼长,大体还是处于平衡状态。
    然而世宗晚年,相权已经变成可以左右皇帝立嗣的存在。胡家一门三丞相。民间有谚:“李家王朝,胡家官,门贴投到相门前,今朝还是穷酸客,明日高楼登不完。”而且,胡家的背后站着一批武将勋贵,他们通过平叛而掌握地方实权,早已尾大不掉。
    世宗面对失控的局面尽力弥补,一是重用宦官,增设内廷司礼监,分割中书的权力,掌印太监也被百官称为内相,同时在各地设监察太监。
    二是招募清流,进文渊阁做大学士,充当皇帝的幕僚。
    在原有的金吾卫的基础上,分设出神机造办处,表面上是网罗民间奇人异士,打造神秘物品,实际上,其下神机卫士,却是情报监察人员。
    民间有谚语:“大日执金吾,明月神机卫。”
    人算不如天算,世宗所做的努力,却被前身的老爹一手打破。
    先帝体弱,对错综复杂的朝局和繁重的政务有心无力,在位十一年,昏庸无能,宠信奸佞,还迷信方术,希望自己能够活得久一点,结果棺材板盖得比谁都早。
    前身是先帝庶出的第五子,上有身为太子的三哥,大位本轮不到他。哪知天意弄人,先帝前一天驾崩,后一天太子便薨了,十分蹊跷。
    国不可一日无君。先帝共有五个儿子,胡敏德等人偏偏跳过大皇子、二皇子、四皇子,推举当时仅仅十三岁,性格懦弱,且和他老子一样体弱多病的前身继位,目的不言而喻。
    胡敏德比之胡家前两位丞相行事更为霸道,似乎有了三代人的积累,权倾朝野,他已经不满足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之位了。
    面对胡敏德的逼问,李顺收敛起脸上的表情,锐利的目光落在他的身上:“怎么?军国大事,朕都不能过问了吗?”
    胡敏德显然没有想到皇帝会来这么一句诛心之语,其中所蕴含的信息,不由得让他警觉起来。但,怂是不可能怂的,他目光下移了几分,不去与之对视:“皇上何出此言?臣也是为了朝廷考虑。”
    这话摸棱两可,究竟是回答李顺,还是在说举荐的事,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突如其来的剑拔弩张,让其余在场之人觉得莫名其妙,刚刚还和颜悦色的皇帝怎么就变脸了?
    同时也快速思考着其中的门道,都是人精中的精英,皇帝这句抱怨的话,冲着谁来的,所代表的信号,有耳朵的人都能听出一些端疑。
    周庆再次上前,与胡敏德并肩而立:“皇上,胡相也是在为国举贤。”
    李顺冷哼一声:“朕觉得他不合适!”
    胡敏德顿时面沉如水:“皇上觉得不合适?那就说出个合适的人来,让在座同僚一起听听!”
    “胡相的话有点过了吧!”
    一旁赵忠孝终于开口,原本浑浊的双眼爆发出穿透人心的神采:“咱家先不说诸位为了什么!尔等都是饱学之士,这君臣之道就不用咱提醒了吧。胡相,你父亲,你祖父,两位老相国在时也不敢对皇上如此不敬。”
    胡敏德也意识到自己失了分寸,看周围人没人为他说话,只能强压怒气:“臣一时心急,请皇上见谅。”
    李顺对于赵忠孝的反应非常满意,姜还是老的辣,自己摆明态度,他立即便有所表示。李顺也没有接胡敏德请罪之言,转过头对赵忠孝说:“你对直隶总督的人选有什么意见?”
    赵忠孝淡淡道:“老奴以为周侍郎德才具备,是个很好的人选,但近些年来,兵部事务繁多,亦少不了周侍郎操心,还是另择贤能吧。”
    这是想摘桃子?
    胡敏德怒视赵忠孝,一个六根不全的阉货也想从他虎口夺食?不过刚刚才得罪皇帝,他也不好再开口,便给了周庆一个眼色。
    周庆心领神会:“赵公公此言差矣!朝廷有制度,哪里是少了谁就不行了?再说六部也有主事的堂官,少了一个侍郎难道就不能办公了?”
    赵忠孝冷哼一声:“周丞相如此心急,莫不是因为这周光正是伱的堂弟?你就不怕别人说你任人唯亲!”
    周庆像是被人踩着小尾巴,涨红了脸,跳将起来骂道:“你放屁,举贤不避亲!太祖遗命:‘宦官不得干政’,你有什么资格说我!”
    李顺算是开了眼,虚假的朝堂,阴谋诡计。真实的朝堂,各种帽子满天飞。
    “好了!”
    胡敏德打断了两人斗嘴,趁机开口:“朝堂之上,岂可如此失态!赵公公是世宗皇帝钦命的司礼监掌印,你搬出太祖遗命干什么!既然赵公公对我所举荐的人有异议,那就请公公提个人选,两相比较,让皇上评评孰优孰劣,再行定夺。”
    胡敏德自有信心,如今的朝廷有权势的官员多数是他的党羽。除了一些上不得台面的小人物,赵忠孝手里也就掌握着金吾卫、神机卫,和地方上的一些镇守太监。
    堂堂直隶总督怎么可能让那些鹰犬和阉人去做!
    老阉狗平日背靠皇权才能勉强与他对抗,还真把自己当个人物了?
    胡敏德冷笑着注视赵忠孝,仿佛在说:“想要和老子争权?你个阉狗还不够资格!”
    赵忠孝回以一声冷笑,直接道:“皇上,老奴刚好想到一个人。”
    李顺好奇的问:“谁?”
    “太傅刘拯。”
    “什么?”胡敏德脸色大变,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再次确认:“赵公公没有说笑?”
    赵忠孝抬了抬下巴,脸上似笑非笑:“老奴可不敢拿国家大事说笑。”
    胡敏德握紧了拳头,真是怕什么来什么!一直以来,他最担心的就是赵忠孝与刘拯两人联合,好在过去那些清流自命清高,根本看不上赵忠孝的阉党,反而被两人联手打压。
    别看这些清流士人在朝廷被打压的厉害,其背后的势力可不小,如果勋贵集团代表北方,那么他们便是代表南方。
    大胤朝分南北两榜取士,朝中官员自然而然的分作南北两派。世宗之前,京官的数量南人北人相差不多,经过三王之乱后,随着勋贵集团崛起,北方士人依附他们而获得大批晋升,各部官员就占去了七成。
    南方士人早有怨言,大胤已有分裂之势。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