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阜山杂事 - 第6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家庄为什么叫李家庄,到冷狗这一辈,几乎没有人知道了。冷狗曾经问过做屠夫的太爷爷冷槐,他支支吾吾说了半天,自己一个字也没听清楚。父亲冷峰,斜着眼睛望着快落山的太阳,露出洁白的大板牙,嘿嘿嘿,笑了几声就没了后文。问母亲刘新华,她说我是四川人喏,哪个会晓得叻?他又跑到隔壁问年长的老人冷樟太爷爷,也只是,嘿嘿嘿,就再不接话。
    冷狗心里骂了声老家伙,又悻悻地跑到幕阜镇,董家村,见老人就问。老人们说:“你们冷家是世世代代住在李家庄的,杀猪匠冷槐不知道,就问他弟弟,他弟弟不知道,就到幕阜山山腰上给你太太爷爷烧把香,指不定托个梦给你。你个狗崽子,我们都是后面才搬来的,你问我们?”
    这世间的事,都该有个说法,有个来由。就像这董家村,都是姓董的,刘家村大都姓刘,担秋村组上出挑夫,战时有担架员所以叫担秋,纽丝村的山路扭来扭去就叫纽丝,芝板村出了种芝麻卖板材的,所以叫芝板村,幕阜镇十一个村除了李家庄,别人都有个说法,这让冷狗深感挫折。难道这么多冷家人,是抢了人家姓李的地盘吗?那姓李的哪去了呢?如果是这样,那我们岂不成了强盗?李家庄背靠幕阜山,毗邻黑龙潭水库,面朝南山,有良田百亩,确实是块好地方。一年春夏秋冬尽是宝,春天山上绿树成荫山下花开遍野,映山红能吃,苍耳能吃。夏季星空满天,萤火虫在田野里,竹林中,屋檐下悬浮,水沟里的鱼今天抓,明天抓,后天放满水又抓一回。秋天收的豆子比别村多一斗,花生多一筐,山芋多一担,稻谷多一车。冬天又变成天堂,幕阜山和南山的挡住南面的暖空气,把冰雪锁住,李家庄就成了孩子们的天堂,那棕叶被雪压塌了,竹子也压弯了,纯洁地看不见地皮,山上是课本里的“银妆素裹”,幕阜山山脊上的雪要到来年二月才化……可这么好的地方,是鸠占鹊巢来的?
    还好有个人解了忧愁。
    外公是冷狗生命里最重要的人,他姓刘却住李家庄,能读书写字,能使锄弄担,这每个村的来历,都是他告诉冷狗的。但之所以奇怪,是外公并不是本地人,反而是四川来的,有时候冷狗也不知道他是胡说八道呢,还是真有其事。外公不好看。不是普通不好看的不好看,是难看的不好看。冷狗小时候不爱跟他玩,因为看见他那满脸的疤痕,就有一种疼痛感。那是皮被烧熟了,烧焦了,掉落了露出来的永不愈合的伤口。伤疤占了额头的一半,从眉心拐入左眼窝,大半张脸都被覆盖了,右眼没有眉毛,眼皮也是邹巴巴的。鼻子还在,但右侧鼻翼尖却像被削了去,露出一个个孔洞,最难看的是那张嘴了,右边的半张嘴上下嘴唇变成豆腐干一样薄薄的两片,勉强能遮住牙齿,说话的时候不能笑,否则牙齿露出来后像个怪物。但外公的另外半张脸却顶好看,外公的脸就像外公的性格,一面温柔,一面怪癖。过了很多很多年,冷狗看了一部美国电影,一个被毁容的超级英雄很像外公的模样,电影院里一阵阵的笑声里,冷狗的眼泪汪汪。
    但冷狗终于接受了外公,不是因为他的温柔,他的温柔能感化最硬的心肠。也不是因为他的学识,他古今中外无所不知,直到临死前,床头总是摆着不同的书籍。更不是他总是偷偷地塞给冷狗的小面值零花钱,小学时的绿色两元能解决冷狗两天的早饭,中学时的五元能阔绰地买来两包麻花,一卷大大卷。冷狗接受他仅仅只是他会偷偷的用最标准的幕阜镇的方言给自己讲这个村的来历,那个村的故事,偶尔还会讲一点原来是怎么杀鬼子的,解放战争都用什么武器,剿匪战争多么凶险,朝鲜战争又用什么武器。要知道外公可是个四川人,他能学会幕阜镇的方言实在了不起了,除了在冷狗面前说本地方言,他从没见过他在别人面前讲过。自此,冷狗就笃定地接受了外公。小时候他害怕外公,因为自己总是盯着烧坏的那大半张脸,后来,他只盯着外公好的那半张脸,渐渐地,他完全忽视了烧毁的部分,直到最后在自己眼中,外公的脸是完整的。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