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77 - 第二十七章:香港商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香港商报》,1952年创刊,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财经报刊。
    林晓光知道这份报纸,不是因为他去过香港,而是一个故事,让他印象深刻。
    1963年10月,在北平接见东瀛记者时,豪爽地说:“帝修反有原子弹、核子弹,了不起吗?他们如此欺侮我们,他们笑我们穷,造不起。我当了裤子也要造核子弹!”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样的话是他的家常便饭,他天性爽快,豪情万丈。
    应该说,在当时列强环伺的国际环境下,我们发出这样的豪言壮语是值得称赞的,咱家里穷没关系,但绝不能让别人欺负到咱头上,舍得一身剐,也要把皇帝拉下马!
    不过,远在香港的金镛金大侠,这事刚过两天,金大侠就在《明报》上发表一篇社论。
    因此,当金大侠的社论一出来,立刻遭到了香港报纸的围攻。
    这五家报纸分别为《文汇报》、《大公报》、《新晚报》、《商报》、《晶报》,可都是声名显赫的大报。
    而其中之一的《商报》,就是傅老师刚说的《香港商报》。
    香港商报是财经报纸,平时以经济报道为主,但它的副刊,却也连载小说,1956年曾连载金镛《碧血剑》,此后三年间,更连载其射雕三部曲之《射雕英雄传》,六十年代曾连载梁羽生武侠小说,《还剑奇情录》《女帝奇英传》等。
    林晓光原本打算向金大侠的《明报》投稿,明报销量大影响广泛,而且自金镛封笔古珑衰退后,香港武侠式微,明报发展缓慢。
    这个时候,出现一部现象级的武侠大作,有金大侠的推介,武侠和明报无疑会再度雄起。
    但傅老师说不是明报,是香港商报,这就让他有点失望了,香港商报既然是报纸,运营方面肯定不会像私人企业那样灵活,稿费方面就别奢望了。
    果然,千字三十,也忒低了。
    林晓光无奈:“傅老师,这都啥年代了,金大侠千字两三百,新人也在千字五十以上,香港商报也拿的出来?”
    “你也知道金镛啊?”傅老师轻笑。
    话说出口,她就觉得白问了,要是不知道金镛,他怎么可能知道明报,而且点名道姓要向明报投稿,要知道金镛可是明报的老板。
    后世金镛可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即便现在的大陆,也有不少人听过他的名字,比如说曾出国的傅老师。
    林晓光撇撇嘴:“武侠小说界,金镛古珑,就如同小说中的少林武当,是泰山北斗,我要是连他们都不知道,作为写武侠写手,我也太不合格了。”
    “那你说怎么办?这已经是我能争取到的最高价了。”傅老师也很无奈。
    这本武侠全篇三百二十万字,千字三十,总稿费还不到十万港元,听起来很多,但想想金大侠千字三百的稿费,如果给他这个价,这就是九十六万港元,差距也太大了。
    即便这本武侠未来很出名,很成功,影响力空前绝后,但他是一个新人,新人的行情就是这样。
    傅老师能帮忙,投稿到香港商报,已经不错了,还能奢求什么呢?
    也罢。
    林晓光想通,便点头:“行,那就这样吧。”
    “不过……”他笑眯眯地盯着傅老师:“这本小说会写三百多万字,如果经过市场证明,我的小说不俗,同时也能提高商报的销量,我希望下一部作品,会进一步调整稿酬。”
    傅老师轻笑一声:“先写好这部再说吧。”
    “这是肯定的。”
    见他不再纠缠稿费的问题,傅老师总算松口气,一个是好朋友,一个是好学生,夹在两个人之间,还真是为难啊。
    这件大事一解决,她想到三十万字九千港元的稿费,也是羡慕不已。
    “你小子,还真是让我大吃一惊。”
    林晓光便很腼腆地笑:“老师,其实我除了英语之外,还有别的优点和长处,只是你没有发现而已。”
    “你脸皮怎么这么厚呢?”傅老师没好气白他一眼。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就你现在的行为,你绝对没好果子吃。”
    林晓光当然知道这一点,别的不说,,街上行人的穿着,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单调,渐渐多了颜色,这无疑印证着这一点。
    就拿高考入学的事来说,清北有不少学生入学了。
    时代已经在悄悄改变,林晓光嘿嘿一笑。
    “去年十月,国家出版局恢复稿酬,著作稿千字2元到7元,翻译千字1元到5元,电影故事片剧本也有1500元,作家的春天到来,我这也是紧跟时代的步伐,响应国家的号召,不算出格吧?”
    傅老师反问:“那你怎么不向《人民文学》和《人民电影》投稿?”
    “香港也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嘛?就不要分得那么清楚了。”事情搞定,林晓光心情大好。
    “你自己也说了,别人千字2元到7元,人民币,按现在官方汇率算,1.5元人民币兑1美元,1元人民币兑5港元,你千字三十港元,相当于六块人民币,你比贺敬之、柳青、王蒙也差不了多少啊。”
    林晓光听她这样一说,才想到这事果然不简单。
    既然香港商报是报纸,办事规则都会受约束,他一个大陆人,如果给他千字三百港元的稿费,换算过来,也就是千字六十块人民币,比这年头的文艺界大佬不知道高多少倍。
    想通这一点,他才体会到商报编辑部和傅老师的用心良苦。
    “傅老师,谢谢你,我以后要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稿费多少,其实无所谓啦,要不是吃不饱,我也不会写小说赚钱,你知道的,我现在正长身体。”
    “其实钱不钱的,真的无所谓,我对钱没有兴趣。”
    “算了,别贫了。”傅老师递给他一个白眼:“你还是想想你那九千港元,怎么汇吧?这里面问题可大了。”
    ……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