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从秦始皇开始 - 164.第164章 李鸿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4章 李鸿章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话一点不假。)
    (亡国必先亡民,这群人虽然来路不正,却也代表着最底层的人民。)
    (一开始只有星星之火,现在火越聚越多了!)
    ……
    各个朝代,各个时空。
    上至王朝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都抬头望着此刻出现在空中的画面。
    只见画面里,一开始义和团只有一家,但很快,到处都布满了义和团。
    一张张黝黑平凡的脸,就如野草一般,迅速蔓延,迅速生长,最终到了连慈禧太后都不得不重视的程度。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不下雨,地发干,都是教堂遮破天。
    神也怒,仙也烦,一等下山把拳传。
    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德哭连连。
    洋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并将山!”
    先是很多农村大山响彻起这样的口号,渐渐的,这些口号逐渐蔓延至了城镇里。
    最终,入京!
    他们都是做普通的农民,而抗击西方列强,是清廷士兵的工作,怎么也轮不到他们。
    可是看着如今国破山亡,他们愤然起义,愿为未来希望大国而战。
    这是顶替清廷在抗击洋人啊!
    “腐朽的百姓是如何觉醒?我想我看到了……”
    唐朝。
    一叶扁舟之上,李白躺在上面,一边喝酒,一边看着天空上的画面。
    脸上浮现一抹微笑:“如此,甚好……”
    大国将倾,最先觉醒的不是当权者,也不是大臣,更不是书生,而是这群生活在最底层的农民、乞丐、轿夫。
    他们大多都没读过什么书,大字都不识几个,但国难当前,他们却愿意抛头颅、洒热血。
    他们把这称为‘浪漫’、‘义务’,也是自我救赎的一条光明大道。
    “杀啊!为了能吃上饱饭,儿女有书可读,推翻洋人争权!”
    一次次针对洋人的起义围剿中,他们举刀大喊,以血肉之躯,抵抗洋人的长枪短跑。
    更有甚者,掏出了刚画好的符箓和咒语,以这般形式抗击洋人。
    相信神灵会赐予他们刀枪不入的身体,这是他们的信仰,西方的教堂,他们并不认可。
    在皇帝们看来,这种行为或许封建,乃至愚昧,但在当时,这赐予了他们无穷无尽的勇气,面对流血死亡,他们都无所畏惧。
    这种勇气令各朝皇帝们所震撼。
    还有种错觉,开国的契机,极有可能在这群农民乞丐身上。
    久而久之,慈禧太后也准许了义和团的行为。
    “以往呢,红会、白莲教,还有长毛太平军都是乱民,无一不是要乱我大清!这义和团扶清灭洋,倒像是我大清的赤子啊!不过呢,这一个朝廷最难得的总是稳定,不管多好的事,动静一闹大了,就不再是好事了!”
    朝堂之上,慈禧这么说道,对义和团抗击洋人的行为很是赞赏。
    一时风光无两。
    【然,义和团的行径很快遭到西方列强的抗议,慈禧采取表面实则,实则纵容的态度,激起了西方列强的怒火。】
    【那一年,是庚子年。义和团运动在北方达到高潮,彻底激怒列强怒火,以帮助清廷镇压义和团的名义,八国联盟成立,一举攻破天京城,慈禧连夜逃出紫禁城。】
    随着文字的出现,各朝皇帝眼里的欣喜有减弱的迹象。
    “盛极必衰,盛极必衰啊……”
    大秦,嬴政无奈叹息。
    从出发点来说,义和团能从底层农民开始,发展到最后十万人入京的地步,甚至引起列强组成联盟来镇压,无疑是成功的。
    但从结果来说,义和团注定是失败的。
    因为这样一群底层人民的反抗,注定是要被全副武装的八国列强镇压的。
    然而,更黑暗的还在后面。
    八国联军入京后,与义和团全面开战。
    那是冷兵器、信仰与先进枪炮的厮杀。
    毫无可比性。
    呈现在皇帝们眼前的,是一场场毫无人性的屠杀和处决。
    街道、农房、车站、教堂……随处都可见杀戮与鲜血。
    空气里,都充斥着浓浓的血腥味。
    一双双惊恐、害怕的眼神,看着对准他们的洋枪。
    他们跪下来求饶,都没用,被一枪处决。
    加入义和团的,他们都只是农民啊!!
    生于乱世,没办法,他们才起义的,此刻却被这般屠杀。
    人命,在这里是那么的渺小,苍凉。
    但是,更多的人是奋起反抗。
    “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欺压我们的洋人鬼子就在我们面前,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了,杀三个无愧列祖列宗!”
    “哈哈哈哈!”
    豪迈的笑声,响彻街边道口。
    大片大片的人悍不畏死的冲了出去。
    他们什么都没有,但就是不缺人。
    他们也只有人。
    要不然,在一场场围剿洋人的起义中,他们靠什么起义?
    靠开刃的锈刀,靠一张张符箓符咒,还是靠一尊尊神仙雕像?
    都不是。
    靠的是前赴后继的人。
    一个人倒下了,身后的人继续冲,倒下了,后面的人再继续冲。
    “啊!!!”
    穷山恶水,出刁民。
    面对死亡,他们无惧,怒目圆睁的冲了过去。
    皇帝们甚至看到一位义和团的大师兄,以血肉之躯开路,子弹打穿他的身体,他依旧在奔跑。
    终于,他跑到一门打炮面前,竟用身子堵住了炮口。
    “砰!”
    大炮发射,大师兄的身体瞬间被炸得四分五裂。
    “各团的大师兄注意,朝廷的军队来了!!”突然,画面里,有人大喊一声。
    所有反抗的义和团的士兵全部回头看去。
    地面在震动,大批人马正朝这里赶来。
    是清军!
    他们激动的向清军的方向跑去。
    在他们看来,清军这时候来了,是没有放弃他们,是和他们并肩作战,共同对抗联军!
    “砰!”
    然而,一声刺耳的枪声响起,清军方有士兵开枪了。
    那名冲在最前面的大师兄中枪倒地。
    “砰!砰!砰!”
    越来越多的清军开始开枪,帮助列强联军镇压义和团。
    自此,仅剩抵抗的义和团士兵倒下了,全部中枪倒下。
    那名最先倒下的大师兄没死,只是倒在地上,看着朝他们开枪的清军,不甘的眼里,流下泪水。
    他哭着怒吼:“为什么?为什么啊……我们,明明在‘助清灭洋’啊……”
    那名大师兄,就在不甘的吐血中倒下。
    这只是其中很小的一个缩影。
    有太多的义和团成员红了双眼,用满腔的恨意,看着朝他们举起枪炮的清军。
    “世道黑暗!我们是唯一站起来敢用血肉之躯反抗的人!”
    “剿灭了我们,谁来替你们抗击洋人!!”
    他们用尽全力,发出仰天长啸的吼声。
    “哐当!哐当!”
    天地昏暗,这声吼仿佛夺去了义和团所有人的精气神,他们没有力气了,纷纷放下了手中的长刀、符咒,身躯软软的瘫倒在地上。
    洋人的枪炮没有打垮他们。
    八国联盟的镇压也没有吓到他们。
    可一支小小的清军,却打垮了他们。
    “咳咳咳……”
    大唐。
    看到这极度黑暗的一幕,李世民只觉得胸闷一阵沉闷,脸色苍白,剧烈咳嗽起来。
    这是朝廷最腐败、最黑暗的地方,此刻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们看不得这些,看得几乎屏住呼吸,大口喘气。
    有时候,真正击垮一个人,就在一瞬间。
    这种感觉,他懂。
    玄武门之变,还历历在目。
    可如今,他却看到了比玄武门之变,他亲手诛杀皇兄李建成、四弟李元吉还要惨烈混乱的一幕。
    “他们……都死了吗?”
    大汉。
    汉宣帝刘询望着天幕,忍不住低语,目光深邃。
    他看到了,八国联军的士兵们对着已经手无寸铁、投降了的义和团成员扣动扳机。
    由于人数众多,他们还将大批的义和团成员聚集在一起,赶至河边,一并开枪。
    最小的死者,甚至只是个刚出生的婴儿!
    还在母亲的襁褓中,就这样被刺死。
    昏庸的朝廷依旧无所作为,反而为了自保,帮着八国联盟来屠杀义和团幸存的人。
    甚至在结束后,清廷官员送来两顶轿子,用作褒奖八国联盟的锦旗,上面写着:祝效华封!
    “没希望了,我们的国家,再也看不到希望了……”
    联军入城后,整个京城满目疮痍,到处都是残垣断壁,到处都是尸横遍野。
    有留着长辫的清朝男子双目无神的瘫坐在地上,哀声痛哭。
    旁边,是扛着洋枪洋炮的联军。
    他们耀武扬威的从男子身边,眼神轻蔑的看了一眼男人脑袋后的长辫。
    在他们眼里,清朝男人的长辫,是落后、蛮夷的象征。
    可他们没有去欺辱男子,而是来到他的身边,假心假意的扶起他,并站在一起,拍下一张照片。
    “混账!!!”
    看到这里,各朝皇帝终于忍不住了,一巴掌重重拍在龙椅上,龙颜大怒。
    “我泱泱大国,民族齐天,何曾被人这般欺辱过?”
    “脊梁骨还在吗?怕是被洋人鬼子的枪炮给打断了吧?”
    该国,站起来了吗?
    是站起来了,但是它太矮小了,刚刚站起,就有被踢倒在地上。
    陷得更深!
    画面一变,天空中盘点文字继续。
    【1900至1901,该国从乌烟瘴气的一年,迈入另一个荒唐耻辱的一年。1901年,清廷与十一国签订辛丑条约。】
    【1901年,这也是李鸿章在世的最后一年,那一年,李鸿章七十八岁。】
    他与庆亲王王奕劻一同前去谈判。
    从走进大门的那一刻,就注定了这个国家的主权沦丧,将完全沦为殖民地。
    【抵京当日,李鸿章和庆亲王开始与德、奥、比、西、美、法、英、意、日、荷、俄十一国代表进行艰难的谈判。李鸿章与列国以国际法为依据,提出义和团为叛逆,皇室之前的宣战诏令是被挟持之下发出;不承认中国与十一国交战,故各国无割地的理据,而中国则只有赔偿军费的义务。经过多次讨论,列强确定了十二款条约。李鸿章等则按照清廷旨意与各国“磋磨”,力争“稍资补救”,然而列强态度强硬,寸步不让。拖延至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1月15日,李鸿章和庆亲王在“议和大纲”上签字】
    【李鸿章开始咳血了,他知道自己的时日不多,李鸿章想尽快地结束谈判。可“议和大纲”签字后,联军并没有撤军的迹象。各国的态度是:必须把赔款的数额定下来。此时的李鸿章已经没有力气与洋人争来争去了,他吐血已经吐到了“濒危”的程度,已没有精力面对面与洋人再论长短了。李鸿章躺在病榻之上,指挥着下级官员把损失降到最低点———从一开始提出的10亿两白银降到4亿5000万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4亿5000万两,是对4亿5000万中国人所定的数字,“人均一两,以示侮辱”。李鸿章接受了这个侮辱。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签订《辛丑条约》。李鸿章在签字回来后大口大口地吐血——“紫黑色,有大块”,“痰咳不支,饮食不进”,被诊断为胃血管破裂。
    光绪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七日(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在北京病逝,享年七十九岁。】
    李鸿章死了。
    但也并非是到了七十八岁,才悟出这个道理。
    李鸿章下葬的时候,他的亲信周馥悲痛万分。
    无论什么时候,千百年来唯一不变的便是:一国说话的底气来自实力。
    【命运好似来了个轮回,义和团的失败,辛丑条约的签订,让国人明白,要想改革,不是武力上的强大就能解决,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革命。】
    【首先是自由,扪心自问,这国自由吗?从思想,再到行动,制度,都如牢笼一般冰冷,是否感受到的是麻木、空洞?麻木久了,就会变得愚昧、无知。】
    【从思想上根本改变,这很难,可心怀民族大义的人不止一个,曾有这么一批人,身上背负的,是万家灯火,万世黎明,再难,也要上。】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