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 第266章 思想鸿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66章 思想鸿沟
    离开食堂。
    刘韬到了坦克生产制造厂。
    这里已经完成换班了,是新的一批工人在生产着。
    刘韬没有直接动手参与生产制造,而是检查着这些仪器设备。
    他即将返京,得确保这些仪器设备是好的,才可以安心在京城过年,而这里在春节的时候,还可以继续生产着。
    当然不是说工厂没有放假,春节的时候,工厂是放了三天假期。
    不过因为坦克生产制造厂交付订单压力大,所以春节的时候依旧照样生产制造,只是从原来一天四班调整为一天两班,轮流着休假。
    “每天二十四小时生产,对于机器设备的损耗,还真是大!”刘韬暗道。
    按理说,其实机器设备每天休息几个小时才是最好的。
    只是因为坦克装甲车的交付压力很大,为了及时完成交付,只能是死操机器设备,然而刘韬隔一段时间就修复机器设备的损耗。
    同样的,他也是几乎每个月都会去山城一趟,便是修复256厂的机器设备损耗。
    不然的话以目前死操这些机器设备,恐怕再先进的机床,都已经报废掉了。
    一一将机器设备修复完成。
    “厂长,这火控系统我还是没有搞明白。”一声音传来。
    却是只见一个断了一臂的人脸上带着思考之色走了过来,正是盘山集团的总工程师。
    “没有搞明白就慢慢搞,总有一天能够搞明白的。”刘韬笑了笑。
    火控系统的先进性,都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而以前华夏在这方面,简直不值得一提。
    不然的话,69式坦克也不会那么糟糕,连战士们都不愿意使用,而宁愿选择59式坦克。
    “祝老啊,我知道你们想要魔改59式坦克,可是在我看来,再怎么魔改都是没有意义的。”刘韬忍不住说道。
    祝愉生等人在研究着火控系统以及装甲防护技术、坦克发动机,是想要魔改59式坦克。
    他们对于59式坦克有着很深的感情。
    “怎么会没用呢,现在部队可是还装备着超过4000辆59式坦克,只要拿出一个改造方案,便可以提升这些59式坦克的性能,从而提升装甲部队的战斗力。”祝老坚定地说道:“这些可都是人民的财产,可不能浪费。”
    4000辆59式坦克,这是多么庞大的数量。
    刘韬心中一叹,这些老人都是从最困难的时代走过来的,骨子里充满着节约,缝三年补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非到了真正没办法使用的时候,都舍不得扔。
    哪怕到了没办法使用那一天,其实也舍不得扔,总是想着也许哪一天就可以修好了。
    “祝老,有这功夫,还不如多生产一些新型坦克。”刘韬说道,“那些59式坦克以后都卖出去就是了。”
    “伟人说过,我们绝不能当军火商.”祝老的声音越来越低。
    刘韬暗自叹了口气,当年伟人确实曾经说过那么一句话,可是要知道时代已经变了,总不能墨守成规。
    不当军火商,哪里能赚这么多钱,维持着发展壮大呢?
    这两年多时间,武器出口帮助国家赚到的外汇,可是远超石油出口。
    甚至从利润而言,赚到的外汇比过去三四年出口所赚的都要多得多。
    按照国家最新公布的,在扣除武器装备贸易,以及出口到两伊的货物、金龙电脑和格力电器出口,去年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460.3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220.1亿美元,进口总额240.2亿美元。
    也就是说,去年一整年货物逆差达到了惊人的-20.1亿美元!
    而这仅仅只是货物进出口的贸易逆差,再考虑到外事部门在国外、派遣学者和大学生出国留学、出国考察等,这方面的逆差恐怕是达到了22亿美元甚至是23亿美元也说不定。
    但是中国的外汇储备不减反增,而这些都是武器出口贸易以及货物出口到两伊的。
    而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贸易逆差,恰恰相反,从1978年到现在,正常的货物进出口,华夏都是逆差的。
    祝愉生等人想的是魔改59式坦克,不能浪费人民的财富。但是刘韬想的是生产更多的新型坦克,让部队用上更先进的坦克,然后多出口坦克装甲车,赚取更多的外汇反哺国内。
    这就是他们之间,因为时代的不同,造成的巨大的思想鸿沟。
    这种思想鸿沟不仅仅体现在这方面,就是在生活方面,也都是存在着。
    比如明明在食堂,只要食堂有的饭菜,便可以按需取,但是祝愉生他们却觉得吃得太好了,这是很大的浪费。
    甚至有一次,祝愉生还在党组会议提出。
    而在刘韬看来,大家辛辛苦苦的生产,以前没有钱的时候,自然是得节约,吃的差一点,住得差一点。但是现在大家又不缺钱,甚至于公司有着大量的钱,那自然要吃的好一点,住得好一点。
    不过刘韬也理解祝愉生他们那一代人,那一代人都是经历过残酷的战争年代,那时候的华夏,处于救亡图存的边缘,一个不慎华夏就彻底灭亡了。
    而刘韬生活的是和平年代,是一个相比现在这个年代可以说是繁荣富强的年代。
    “厂长,你能不能指点指点?”祝愉生问道。
    他知道,在火控系统方面,刘韬也是世界顶尖的,遥遥领先于国内这方面的专家。
    国内在火控系统方面的专家,在刘韬面前就像是小学生一般。
    刘韬无奈地说道:“这涉及到芯片,或者说半导体技术,你以前在这方面没有很多了解,我说了伱也不懂!”
    “慢慢了解,总有一天就会了解透了。”刘韬说道。
    他搞出来的这些新型坦克,那火控系统都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每辆坦克装甲车都相当于有计算机在帮助着。
    而祝愉生,对于计算机也只是停留在知道,而没有了解。
    祝愉生摸了摸脑袋,自从五机部调任他到这里担任总工程师,祝愉生欣然接受这个任命,因为之前到盘山机械厂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刘韬为何懂得那么多坦克装甲车的专业知识?是怎么制造出如此先进的坦克?
    这些都仿佛笼罩着一层谜团,让人满是疑问。
    这种是很不可思议的事,但是偏偏就是发生了。
    要知道,在之前便已经开始研制第二代主战坦克了,1974年便开始部件研制,1980年就要开始整车研制。
    可是遭遇到很大困难,整个研制团队再乐观都觉得,最起码得十年甚至十几年时间,才能完成第二代主战坦克的设计定型。
    可是谁能想到,刘韬突然研制成功第三代主战坦克,‘80式’主战坦克只是一测试,各方面的性能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而第二代主战坦克,自然也告吹了。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