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 - 第240章 攻城略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40章 攻城略地
    随着铁甲甲士披甲完成,潘璋亲自带领他们加入战线,直接从右翼杀出,三河骑士也开始全力压上,挤压对方的骑卒。
    双方不论骑术、骑射、技击、马匹的质量都完全不在一个级别上,更别说刘封这边的骑卒还具有数量优势了。
    只是短短的半刻钟,对方的骑兵已经坚持不住,隐隐有向后溃散的迹象。
    同时,暴露出了步兵战线的侧翼。
    原本就被潘璋所带领的铁甲甲士冲的七零八落,苦苦支撑的黄巾步卒直接崩溃,快的连刘封所部的三河骑士们都没来得及发动侧击。
    混乱和崩溃迅速的在黄巾军中蔓延开来,整个战线土崩瓦解,近万人朝着后方倒卷而去。
    刘封露出满意的神色,下令全线追击,同时让贾逵放出已经替换好黄巾服装的骑兵,从侧翼越过中间的乱兵,和三河骑士一起前去抢占城门。
    阳关聚战场则交由贾逵统一指挥,本阵则开始追击黄巾溃军。
    同时,传令潘璋的铁甲甲士停止追击,担任预备队,其他部队全线出击,追击黄巾,找寻机会趁机夺城。
    得到命令之后,潘璋停下了脚步,身边的甲士们都有些气喘吁吁。
    对于这些身披铁甲的战士来说,追击消耗的体力可不比战斗来的轻松。
    于是,潘璋直接让后面的两百辅兵上来帮助铁甲甲士卸甲,同时补充水分和食物,以免真需要再次动用甲士的时候却没有足够的体力,那可就出大麻烦了。
    刘封的本阵前移了两里地,找了个小丘陵站了上去,竖起大旗。
    沿途全是各种投降的黄巾士卒,或是受伤,或是被追上,直接扔了武器跪地求饶。
    刘封只是草草扫视了一眼,就算出了俘虏当在两三千人之上,同时还有人源源不断的在投降。
    半个时辰后,阳翟城上的黄巾军旗为徐州军军旗所更易,逃跑的黄巾军尽数被俘获,波邢被贾斌追上斩杀,马重则死于乱军之中。
    同时,阳关聚在刘封离开后不到一炷香(五分钟)的时间,就军心崩溃,向贾逵缴械投降了。
    刘封没有在阳关聚留兵,这里已经残破了,而且地方太小,不足以遏制北上的通道。
    大部队行军,只需要往旁边平原绕行一定距离,这里的驻兵就只能傻眼,最多是起一個对阳翟的预警作用。
    刘封又不需要北面预警,所以阳关聚的价值就相当低了。
    等到刘封进城时,整个阳翟已经被徐州军占领,除了少数绕城而走,或者往四面八方零散逃跑的千余人外,阳翟万余黄巾军,两万余黄巾妇孺,两万余平民,尽数被徐州军俘获。
    “什么,有兖州的黄巾来劝降?”
    刘封入城之后,潘璋突然带着人过来禀报,说之前有兖州的黄巾过来报信,不但传来了徐州军即将南下的消息,就连兵力的数量都给泄露了。
    刘封看着潘璋,正色问道:“人抓到了吗?”
    潘璋脸上闪过恼怒,恨恨道:“这厮太过狡猾,先前劝阻波邢、马重不要出城迎战,结果被拒之后,就带着人早早的准备好了马匹。一见我们破城,他们就直接从南门跑了。”
    刘封点点头,嘴角露出一个冷笑。
    其实抓不抓到对方,都不影响刘封已经知道对方幕后是谁了。
    兖州、黄巾、劝说波邢去陈留,这么多明晃晃的线索,要再猜不出来,刘封真就可以洗洗睡了。
    看来曹操还是对颍川的人口贼心不死啊,没法加入进来分一杯羹,就想要直接从盘子里抢饭吃了。
    这也没办法,谁让刘封一直防着曹操,甚至连分割陈留和颍川的西路军高达一万四千人,是三路军队中人数最多的。
    刘封琢磨着,曹操会派人来阳翟,那没有理由不会去颍阴、颍阳、许县等地。
    不过阳翟的黄巾其实是最跑不了的,这时候关羽的西路军估计早就拿下长社了。波邢想要带着数万平民一起跑路,估计在半路就能被徐州给前后夹击包圆了。
    可颍阴其实是相当有机会的,他只要向东几十里,就能和许县的黄巾汇合,然后朝东南走,经新汲,就能随意选择去兖州陈留,又或者是豫州陈国。
    刘封的阳翟距离颍阴有一段距离,而且最麻烦的是,还隔了颍水和潩水两条河流。
    至于东路军,那更是鞭长莫及,就算骑兵再多,也来不及。
    唯有关羽的西路军什么时候能够拿下许县,才是全功颍川的关键。
    “立刻派出侦骑,我要知道颍阴敌人的动向,同时,迅速联络东西路军,将我军已经占领阳翟的消息告知他们,同时回报他们的进展。”
    刘封一一安排任务,最后还想起来道:“对了,再让人打探清楚,城中黄巾还有多少头脑人物,将他们分开安置,好生对待,不可无礼,等我空了之后,再召见他们。”
    “是,少主!”
    刘封此时已经有正式的官职,被朝廷中枢拜为了建忠将军。
    不过亲近人还是叫他少主,尤其是潘璋这种喜欢恃宠而骄的性格,就更以少主的称呼为荣耀了。
    按照刘封的命令,各项事务有条不紊的展开,城外黄巾军扔掉的军械甲胄也都重新捡了回来,送入武库收藏。
    城中的财货粮食等各种物资也逐一清点,以备使用。
    直到第三天,各路消息都传递了回来。
    关羽早在四天前,就已经占领了长社,眼下已经占领了鄢陵,正分兵前往占领新汲,彻底封死颍阴黄巾和许县黄巾的东逃之路。
    东路军的进展也相当顺利,先占领了郏县,随后又攻占了襄城。
    襄城中三千黄巾一战而降,收复此城之后,襄城的颍川名士,位列“八俊”之首,有“天下模楷”之称的李膺之子李瓒竟然带着儿子李宣、李理等人一起前往襄城劳军。
    刘封看了之后,很是震惊。
    他没想到李瓒居然到现在都没死,也不知道是自己的蝴蝶翅膀所造成的,还是人家本来就没死这么早。
    这李瓒本身就是颍川的大名士,他老爹名气更大,而且这父子俩都很有才干。
    李膺当年被举荐为青州刺史,为政严明,与贾琮如出一辙,使贪官不敢恋栈,纷纷弃官而逃,青州官场为之一清。
    后来当了司隶校尉,又吓的官宦震恐,这没点实力是办不到的。
    但李膺最厉害的地方在于,他深度参与了陈蕃、窦武的诛宦行动,在行动失败了之后,陈蕃下狱而死,窦武则在军中自尽。
    可李膺居然拍拍屁股全身而退,只是被免去了官职。
    直到第二次党锢时,李膺才身死,却留下了好大的名望和人脉给自己的儿子。
    李瓒这人也相当厉害,眼光毒辣,早早的就看中了曹操,并多次公开夸奖曹操,结下了很深的渊源。
    可惜李家的第三代不争气,缺乏能力,以至于李瓒想要下注都没有合适的人选。
    可即便如此,李瓒在死之前,也严令自己的儿子们不能去投靠自己的好友张邈,以及姻亲袁绍,并且说天下英雄,只有曹操。他儿子们虽然没什么才能,但也很听话,后来在曹魏也混到了一份不错的家业。
    历史上李瓒的生卒日期并不清楚,刘封判断他应该死了也是因为这一句遗言。
    但问题是,张邈在历史上也有两种记载,一种是南下找袁术求援的时候被自己部曲所杀。第二种是成功逃到了袁术那,甚至还劝阻过袁术称帝。
    不过不论是哪种结论,李瓒会到襄城给徐州军劳军,这可是一个非常好的信号。
    李瓒本人的声望能力就相当不错,若是能够征辟其入徐州,那必然会带动大量的颍川、汝南士子投奔徐州。
    同时也大大有助于稳定豫州的大局。
    李瓒本人还是袁家的姻亲,还能在汝南分袁家之势,这简直是一块金字招牌啊。
    刘封得到这个消息之后,起身在房中转起了圈。
    考虑了片刻之后,开口道:“去请参军和其弟前来。”
    刘晔跟着关羽,贾习又被派去了太史慈部,董昭则留在洛阳,刘封身边只跟着贾逵和诸葛兄弟。
    很快,诸葛兄弟俩就应招而来。
    “子瑜,你看一看这份消息。”
    诸葛兄弟一来,刘封就先将李瓒的那份消息递给了诸葛瑾。
    诸葛瑾赶忙翻看了起来,看完了之后,望向刘封,刘封却是示意对方将帛书递给诸葛亮。
    等诸葛亮也看完了之后,帛书回到了刘封手中。
    刘封将帛书叠好,放到案几上,看向诸葛瑾道:“子瑜,我有一件重任,想要拜托于您,不知道您是否愿意为我担负起此任?”
    诸葛瑾心中吃惊,可面色却是沉稳不变,片刻之后,恭敬俯首拜道:“谨,中人之姿也。蒙少主亲信,委以重任,愿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善!”
    刘封大喜,随后将心中所愿托盘而出,希望诸葛瑾能代替自己前往襄城,说服李瓒能够入仕徐州。
    不论是徐州的郡守之职,还是刘备和自己的幕府,只要李瓒愿意,刘封无所不允。
    刘封的态度很明显,只求李瓒能够站到徐州这边,这对于刘备马上进入豫州有着太大的声望加成了。
    试想一下,豫州名士之中,颍川能得陈纪、李膺,荀攸,汝南能得许劭、袁涣,梁国有黄就,鲁国有陈逸,沛国有桓邵等人。
    能得这些人之助力,刘备将能很快的入主豫州,并且得到豫州当地士族豪强们的拥戴,哪怕袁绍想要煽动豫州叛乱,恐怕也绝不会如历史上曹操那般不得豫州人心了。
    听完刘封的请求后,诸葛瑾当即受命,准备次日就出发前往襄城。
    刘封特地安排了二十骑保护诸葛瑾的安全,同时询问诸葛亮有没有什么地方需要补充。
    诸葛亮想了想后,开口道:“亮对李先生并无所知,故此也未能有什么具体的计划。只是亮曾闻礼下于人者,其上者莫过于投其所好,或可从这里入手。”
    刘封眼睛顿时一亮,双手合掌道:“阿亮之言,甚为有理。”
    随后,刘封对着诸葛瑾叮嘱道:“子瑜,汝可将徐州文士盛况尽数告知李先生,并请其携子往徐州一行。”
    只看李瓒临死之前,都放不下儿孙,千辛万苦的为他们计算出路,可知李瓒对儿孙们的感情是十分之重的。
    若是能够从这一点入手,当收事半功倍之效。
    只要把李宣等人绑在徐州,还怕李瓒能一个人跑了?
    “尤其是子将先生的消息,务必要让李先生知晓。况且以我父在子将先生面前的脸面,点评几句世兄并非难事。”
    刘封想起来许子将还在徐州养病呢。
    可不正好利用起来?
    整个汉末这可是最金牌的私人能力认证专家,能得他一句好评,下半辈子就不愁地位了。
    诸葛瑾只是点头,认真的记着刘封的话,表现的忠谨过人。
    这也是刘封对他最为欣赏的一点。
    随后,刘封又将其他军报递给诸葛兄弟。
    等诸葛兄弟看完之后,刘封主动问询起他们的意见来。
    诸葛瑾依旧谨慎,陷入沉思,没有开口。
    诸葛亮依旧先于兄长开口:“少主此时可令贾逵校尉守备阳翟,亲帅一军南下,汇合东路军,攻占颍阳。”
    中路军拢共就七千人,可俘虏却足足有万人,还有两倍于此的妇孺,所以阳翟这边也得留足了人手。
    但不论阳翟这边出兵多少,给颍阳的压力是真实存在的,同时也是对东路军巨大的士气加成。
    两军成功合流,士气必然大振。
    这也是诸葛亮劝说刘封自阳翟出兵的主要原因。
    刘封欣然从之,只觉得诸葛亮的建议说到自己心坎里了。
    于是,刘封把计划说了出来:“我打算给梁道留下四千人,我亲帅剩下的三千之众,或许还能再从黄巾俘虏中挑选四五千人,随军出征,充任辅兵,阿亮以为如何?”
    如此一来,刘封随军可多出四五千民夫,同时又能减轻阳翟城中贾逵的压力,还能多带人手,壮大中路军的声势,可谓是一举三得。
    诸葛亮笑着点头道:“此计大妙。”
    诸葛谨这时候也想好了,抬起头道:“少主,既是如此,何不分贾斌为偏师,以千骑押送三千黄巾先行前往东路军,如此一来,城中黄巾可尽数带去颍阳城下。”
    刘封一听,顿时觉得这建议不错。
    骑兵速度快,先押三千人去给太史慈的东路军当民夫。
    如此一来,阳翟的黄巾就少了三千,刘封出兵时可以带上更多的兵力,更多的兵力就意味着又能带上更多黄巾民夫。
    完美啊。
    如此一来,只需要给贾逵留下两千士卒,自己则可带上四千人,把剩下的七八千黄巾民夫全部带上都完全不成问题啊。而贾逵的两千人,看守城中的老弱妇孺,也是毫无压力的。
    其实这一次扫荡颍川,刘封的后勤没法依托水路,因此,靠的就是巩县俘获的那些青壮,以及河南尹本地的青壮。
    河南尹虽然大部分地区都已经变成了平地,但东路军和西路军的前进基地却依旧保存完好。
    新郑县和梁县因为偏离三关大道,并不是西凉军扫荡颍川时所选择的主干道,因此还保留下了数万人口,分居在两地。
    再加上请动杨奉和张杨派出部分兵力,帮忙押送粮食,这才保证了徐州军的后勤。
    眼下中路军顺利的拿下了阳翟,城中储存了大量的粮秣,使得前进基地直接从河南尹一跃至了阳翟城。再加上诸葛兄弟所献的计策,无疑大大减轻了后勤压力。
    “善,即如此操办,明日启程。”
    刘封大赞道:“贤昆仲实乃我之心腹也。”
    次日一早,刘封就发布命令,以贾斌为主将,柳孚为副将,督本部三河骑士千余人,押送三千黄巾,前往襄城。
    原本刘封还想输送一些粮食过去,但又担心颍阳的黄巾军会出城攻击,于是暂时作罢。
    眼下不必冒险,最多等到和太史慈所部在颍阳城下汇合之后,后勤子仲尽数从阳翟启运即可。
    贾斌他们出发之后,诸葛亮又带着一份帛书前来求见。
    “少主,这是阳翟城中的存储,已经整理完毕。”
    刘封眼睛顿时一亮,赶忙接过帛书,同时请诸葛亮入座,吩咐侍从上茶汤。
    随后才打开帛书阅读了起来。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当真是喜出望外,也明白了曹操日后在颍川屯田的本钱是从哪里来的。
    感情全是颍川本地的这些黄巾军带资入股的啊。
    阳翟的黄巾军在阳翟城里已经呆了两年了,也足足屯了两年的田。
    颍川郡土地极其肥沃,境内又有整整五条平行的河流,天然的水利资源简直丰厚到让人嫉妒的程度。
    这也就不难怪为什么颍川的版图还没徐州广陵郡一半大,人口却比广陵多一个高位数。
    广陵人口是四十一万,颍川的人口却是一百四十三万。
    这两年其他地方都在大旱,偏偏颍川毫无感觉,因为他的水利资源太过优渥,哪怕降雨量不足,但依旧可以从河流中取水补充。
    因此,颍川的黄巾军们居然还丰收了。
    黄巾军们大多都是饥民出身,而且和周围的诸侯又都是敌对关系,缺乏贸易往来。
    一般的情况,丰收之后肯定是会出售一部分的粮食,哪怕上层领导比较清廉,那也会换成布帛、财货、药材、军械、工具等各种物资,来补充生产。
    毕竟粮食是没法长期保存的。
    可问题是黄巾军根本没有渠道大量脱手粮食,换取各种财货和奢侈品,只能把丰收得来的大量粮食存储起来,就跟松鼠似的。
    结果现在全都便宜了刘封。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