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话事人 - 第370章 刺客和传染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70章 刺客和传染病!
    宁波府。
    皇家海军910名军官水手在此稍作休息,其中患病的200余人得到了基本救治。
    他们的症况以维生素缺乏、营养失衡为主,叠加一些中暑、腹泻等夏季常见病。皮肤病、伤口发炎也颇为常见。
    疗养期间,
    双方相处的不错。
    从大沽口仓皇南下的撒克逊人,对于待遇十分满意。
    在辱骂清廷这方面,双方达成了友好共识,关系直线上升。
    用官方的话讲:
    两国对远东地区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友好的意见交换,愿意加强商贸联系,并在联合对抗邪恶清廷方面达成了共识。
    ……
    按照国际惯例,需要根据海员的等级安排相应的待遇。
    所以,顺理成章的。
    吴国对于皇家海军的舰上人员等级有了更深刻了解~
    战舰金字塔的第1层是:
    舰长、中尉、航海长、陆战队尉官、外科医生、牧师、会计
    第2层是:
    水手长、各种技术工匠、火炮长
    第3层是:
    各种助手、士官、军官候补生
    第4层是:
    水手、苦力
    ……
    负责接待工作的1名参谋本部文官,诧异的发现登岸的皇家海军当中居然混杂着很多小孩。
    一番打听后才知道,
    这些脸庞稚嫩,实际年龄10到15岁的小孩居然是军官候补生。
    他们需要在舰上度过6年的实习生涯,掌握各种航海知识。
    之后可获得晋升准尉的考试资格。
    考试很苛刻,大部分人无法通过。失败者要么回到舰上继续做候补生,要么改行去商船挣高工资。
    翻译的话,
    让参谋心中惊涛骇浪,十分震惊。
    这么比起来,吴军水师就好像过家家一样随便。
    此人起了很大的心思,认真记录撒克逊同行的各种规则。
    ……
    商业副大臣福成恰好在浙北公干。
    于是来试探了一番:
    “安德鲁舰长,本官邀请你去苏州府面见我吴国的国王陛下。”
    “那将是我的荣幸。”
    安德鲁很开心,这一趟出使大清的任务砸了,使团全被人咔嚓了,回程时顺便出使一下大吴也是极好的。
    这很符合撒克逊的均衡战略。
    既然和鞑靼人闹翻了,那就和鞑靼人的敌人交朋友。
    说不定,
    凭借此功劳,他还能进入海军部的视线,获得飞黄腾达的机会。
    两名舰长,以及十几名中尉以上军官乘坐内河船只,走京杭大运河北上。
    安德鲁对大运河的存在表示震惊,
    他无法想象一条数千里长度的运河是多么庞大的工程。
    当听说,
    这条运河向北一直通往鞑靼皇帝的紫禁城时。
    他眼神兴奋,想必是从军事角度产生了一些大胆的联想。
    ……
    深知陛下看重海军的商业大臣胡雪余,未经请示就做出了一系列决定。
    在苏州府城墙外,高规格欢迎皇家海军军官团的到来。
    现场还安排了2列仪仗队,展示军威。
    那一水的红黑军服、大檐帽,让撒克逊人颇为震惊。
    霍华德私下说:
    “上帝啊,我好像在遥远的东方看到了一支普鲁士陆军、又或者法兰克陆军。”
    安德鲁也感慨:
    “他们和我想象中的东方军队不太一样,看来东西方并无明显差别,除了游牧鞑靼人是异类。”
    府城外的欢迎仪式很高调,很轰动。
    带来的结果就是,
    撒克逊和吴国正式官方接触的消息会通过潜伏细作传到清廷。让乾隆没法回头,盛怒之下,在禁海大门上再加一把铁锁。
    彻底的坐实“欧夷亡我大清之心不死”的猜想。
    经济大臣范京、工业大臣杜仁都参加了欢迎仪式。
    并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多轮会谈,推动全面商贸。
    ……
    而被软禁在西山岛的2位使团成员并不知道这一切。
    吴国朝堂尴尬的发现,抓回来两个烫手洋芋。
    如果释放了他们,
    就很难解释吴国的情报机构怎么会提前潜伏在京城,怎么会巧合地出现在杀戮现场,之后又带着人质南下。
    白痴都会意识到这里边有阴谋!
    副使斯当东虽然不了解外面的情况,可对于当前境遇也有了大体判断——鞑靼人残暴野蛮,南方汉人阴险狡诈。
    他们出了虎口,又落入了狼巢。
    他私下严肃警告洪任辉:
    “千万不要暴露你会汉语,否则我们会死在这里。顺从、平静,等待回国的机会。”
    于是,
    俩人在西山岛指定区域内活动。
    每天钓鱼,游泳,看日出,吃吃喝喝,不时写信赞美吴国国王陛下~
    ……
    胡雪余身份超然,所以做事大胆。
    他未曾来得及请示远在江西督战的李郁,就直接下令,对在宁波府休憩的800多名皇家海军成员展开试探了解。
    重金挖墙角,玩法老套但有效。
    正在崇明水师效力的尼德兰籍军官韦森,以及一心想上嫁的女翻译张筱雨,俩人接到命令紧急南下。
    协助猎取人才!
    用胡雪余的话讲,这么多撒克逊水兵当中肯定有心怀不满的野心家。
    找出来,砸银子!
    等陛下督师回来,亲自拍板即可执行。
    在吴国6大臣当中,
    胡雪余是做事最为大胆的,依仗的是国丈的身份。
    范京是做事最为低调,原因比较复杂。
    ……
    看似安宁的苏州府,底下也是暗流涌动。
    清廷的各路细作纷纷潜入打探消息。
    尤其以粘杆处的细作,活动最为猖獗隐蔽。
    半年前刚被抬旗的广东人梅云松,以小饭馆掌柜身份潜伏在府城,望着大运河里遮天蔽日的船队咬牙切齿。
    “江南商人个个该杀。”
    “夫君,噤声。”
    坐在驴车上的素净女子连忙劝阻,同时紧张的四处张望。
    粘杆处安排的颇为细致,让这俩人从粤北开始一路逃难,途经福建、浙江、最终抵达苏州府。
    理由是,水灾!
    籍贯也是真的,广东顺德。
    顺德出好厨子,属于传统。
    而且粤语这种语言想伪装挺难的,可能比伪装个外国人还难。
    ……
    清廷的潜伏细作们知道,吴军又有大动向了。
    但是要打哪儿,不得而知。
    浙江商人们在沿大运河区域开设了很多的工厂,生产各类物资。
    小到斗笠,大到辎重车辆,品类高达上百种,
    若要问,如今的吴国哪個群体最期待打仗?就是这帮军需商人们。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消耗物资的速度惊人。
    这些船队会在镇江府停泊,然后等待进一步的命令,到底驶向何方?在开船前都不会知道。
    ……
    驴车快要入城时,
    梅云松看到路边一行人突然倒地,周围人立马躲得远远的,议论纷纷。
    “肯定是寒热重症。”
    “我看像是白喉,这人没救了。”
    没一会,巡警赶到将人抬上板车拉走,街面又恢复了平静。
    梅云松嘀咕道:
    “要是来一场瘟疫就好了。”
    “那我们不也完了?”
    “哼,能让一城贼子陪着去死,死了也甘心。”
    回到店铺后厨,
    梅云松摸出一瓣大蒜,递给妻子。
    “吃!”
    俩人默默啃了些大蒜,然后漱口,开始忙活一天的食材。
    吃大蒜,
    是可以预防病菌的。
    粘杆处的人不懂这里面的原理,但是他们知道这么做可能有效。
    粘杆处细作的足迹甚至抵达了中亚草原和喜马拉雅山南麓。长期出公差,风餐露宿,他们在处理外伤和治疗常见病方面比一般人更有心得。
    ……
    “掌柜的,白斩鸡、烧鹅、肠粉、蔬菜。”
    “好嘞,军爷,您稍坐。”
    梅云松手脚麻利,做菜技术精湛而卫生。
    3名近卫军团的军官笑着找了张桌子坐下,老主顾了。
    一名营指挥使望着女人靓丽的背影说道:
    “这家馆子虽然小,可收拾的干净,你看看这桌子、这碗筷~”
    另外2人点头附和。
    苏州府少有粤菜馆子,加上掌柜的夫妻手艺不错,很快就打出了一片市场。
    每天准备的食材数量有限,只做一顿,卖完了结束。
    梅云松需要省下足够的时间,观察刺探情报。
    每次下乡他都以亲自挑选采购食材为借口。粤菜讲究食材新鲜,身为厨子亲自采购是敬业的象征。
    ……
    他能把店开在衙署密集的道前街,就很能说明问题。巡警署早就调查过他,没发现问题。
    甚至,
    他还有途经浙江多处城池的关卡证明、以及在当地购买的特色物品,可谓心机十足。
    就这样,
    夫妻俩在府城站稳了脚跟,“顺德饭馆”颇具名气。
    耐心蹲守。
    粘杆处高层判断,李郁是个苏州人,很可能会对粤菜也感兴趣,衙署官员、近卫军团食客的好评早晚会传到他耳中。
    退一万步说,即使做不到刺杀。
    在这个位置开饭馆也方便打探情报,多听听食客聊天的内容就行了。
    ……
    最近,苏州府各类传染疾病明显上升。
    药铺很忙、大夫很忙。
    经济大臣范京正式提议,成立一个卫生署。
    每逢夏秋季,戾气导致(中医认为)的各类疾病就开始抬头。
    严重的时候,
    看不见的“戾气”甚至比一场叛乱都可怕!
    历史上的很多著名的战争,死于疾病的士兵数量远远高于死在刀剑之下的。
    东汉分三国,人口减了一半。
    欧洲黑死病,人口少了三分之一。
    吴国各地方衙署已经紧急调集了大批生石灰,在街道角落里泼洒。同时通过商人购买大量药材,并且禁止任何药铺涨价。
    安稳人心!
    所有人都觉得,官府能够做到这样已经很好了。
    ……
    西山岛的大蒜素试验生产也在秘密进行中。
    味道太冲,
    以至于蚊子苍蝇都不敢靠近。
    不论做出来气味多么令人作呕的成品。
    都统一送到岸上的一处官办收容所,给那些重症传染病患者服用。
    每1组10个人,
    至少有5组,服用不同批次的成品。
    中途不断有人死亡,立马补充新人。
    吴国没有细菌培养皿,这些病人就是行走的人形培养皿。
    没有人嫌弃这些“蒜香烧刀子”中药汤是哪个大夫开的,刺鼻难喝。
    人在生命垂危时,
    对一切难以下咽的药物,都会像对待救命神药一般,迫不及待的吃下去。
    这是一种复杂的,正常人最好不要试着去理解的“自虐”心理。
    濒临死亡的人愿意相信一切,哪怕是盐酸泡草根。
    ……
    王后胡灵儿亲自过问试验的进展,
    她听底下人说过,当初西山岛水泥测试项目是杨云娇负责的。
    所以陛下在信里一开口,立马自告奋勇接下了这个差事。
    不过,她只去了现场一趟就被熏的脸色发白。
    于是,再也不愿意去现场过问了。而是指派贴身侍女,胡筝负责。
    陛下提议、王后负责的事自然是优先级最高的。
    军工署帮着制作的高效捣蒜一体设备、吴王宫工地配套玻璃厂帮着烧制的部分玻璃蒸馏设备、太湖酒厂派来的酿酒技工,建筑署帮着盖的厂房、农业署帮着提供的大蒜。
    先碎大蒜,然后加热,然后泡高浓度酒精。
    再后蒸馏,浓缩。
    得到成品。
    ……
    于此同时,
    军需酒精的单子被人拿下,对大蒜素项目是个很好的助攻。
    一名来自湖州府的酿酒师傅拿出了祖传的秘诀,和一位杭州府的商人合伙拿下了单子。他们制作高纯度酒精的秘诀是控温蒸馏和生石灰。
    资金优势和技术优势的结合,是商业的最佳模板。
    而李郁提供了市场。
    当时有十几人参选,其评选过程也很简单,
    找了一帮老酒鬼来品尝。
    接近无水乙醇的刺激感,让酒鬼们高呼过瘾,飘飘欲仙。甚至闹出了醉死人的事故。
    科学的进步,往往需要献祭许多的生命,包括自愿参与的、无辜被卷入的。
    数万年来,人类的每一步前进都离不开尸骸和鲜血。
    70文一天雇佣来的十几个扒蒜老娘们欲哭无泪。
    一船大蒜!
    根本扒不完!
    就坐在太湖边,扒啊扒。
    她们想不通,这么多的蒜泥得配多少筐黄瓜啊。
    ……
    理论上讲,
    大蒜当中,有用物质含量很低。
    如果要治病,需要在一天之内口服40斤大蒜,才可以达到门槛抗生素的效果。
    当然。
    真的这样做了,不如直接给人一刀更痛快。
    所以必须提纯!
    还有尽可能减少浓缩蒸馏过程中,大蒜素的分解。
    以目前粗浅的流程,
    只能靠运气,不同温度不同时长,多多尝试,然后拿去给人形培养皿测试。
    穷举法!
    看似笨拙,实际上很靠谱。
    最适合知道科技发展方向,知道皮毛,不知道工艺流程,却已经在古代站稳脚跟,可支配海量资源的穿越人士。
    总之,
    胡筝是越看越心惊,对于陛下的敬佩犹如太湖之水连绵不绝。
    她意识到,
    呛人的“蒜香烧刀子”,很可能真的是神药。
    在一次盲测当中,2名严重痢疾患者服用3日后,就不再腹泻了。
    ……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