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朝当皇帝 - 第529章 大明城市新风貌
因一路车马劳顿,柳如是和宁嫔箩箬在李明睿和王承恩陪同下已先回了京师。
除了刘宾这个赳赳武夫陪同外,朱由校身边也就没有任何人,在龙泉寺里待着也就越觉得清静自由。
清晨,有老僧出了禅房,开始洒扫庭院,窸窸窣窣的黄叶和着尘埃落于山下,遮掩了刚冒出头的一抹野花。
钟声从窗外传了进来,且能听得见陆陆续续的有僧人穿着百衲衣来到大殿内开始念经做早课。
不过,没有人来朱由校这边的佛堂做早课,因为这里只属于布木布泰,当年他朱由校一道旨意让一个曾经的满清皇后落发在此为尼,作为寺庙的主持自然不敢轻慢,便辟出这一片偏殿由布木布泰专修。
而如今,却成了朱由校和布木布泰的私会之所。
但因昨晚动作太多,也就仅仅相和了片刻就丢开了手,然后朱由校就笑骂道:“还不起来,真真是毫无顾忌,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没得玷污了这佛门圣地,朕这半世所修的功德全让你毁了!”
布木布泰噘着小嘴站了起来,满怀愁怨的看了朱由校一眼,但还是主动过来扶起了朱由校,亲自给朱由校更衣束冠。
“陛下,可否带奴婢回宫,奴婢想天天陪侍在陛下身边”,一时更衣完毕,布木布泰又环住了朱由校,朱由校只推说不可,便在布木布泰满怀愁怨的目光中离开了这处佛堂。
布木布泰急切跑了出来,她很想问问朱由校还要让她在这佛门之地出家多久,但却也开不了口,只是大声呼唤道:“陛下日后可不要忘了再来看看奴婢。”
朱由校挥了挥手,就对迎上来的龙泉寺住持吩咐道:“好生照顾着,不能有半点闪失。”
辞别了龙泉寺,朱由校这才起身回京,而等到他到达京师时,卢象升等官员早已恭候在城门外迎接,整个京城也实施了戒严。
记性好的知道这是陛下还京了,不知道的则以为陛下这是要离开京师。
而朱由校这时候也不由得撩开窗帘看向了这车窗外的京城,才不过离开近一年,在他看来,这京城竟又换了模样,有新的店铺出现也有新的阁楼出现。
甚至,一些地段已经出现类似于现代超市性质的百货店铺,而在一些成衣店已经开始利用木制模特来撑起一些品牌成衣供顾客选购。
街道似乎又拓宽了不少,一些拆迁的遗迹还在,而拓宽的街道上不再像以前那么杂乱无章,也有了专门交通符合,马匹和马车的道区分开来,行人与单车的道路也区分了开来,还开始建设有天桥和在一些十字路口划出白线以标识出车辆该让行人通过的意思来。
已有皇家工程院的工程师在皇家工程院附近实验基地铺设铁轨,而和皇家工业公司共同研制的蒸汽动力火车头也已放在铁轨不远处的平台上。
或许在不远的将来,大明将能够建设一条铁路线路,并实现拥有火车长途运输的划时代意义。
据徐光启奏报说,皇家工程院的伽利略对发电机的制造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只要负责研制材料和新型钢材的工程师能满足发电机几个重要精密仪器的制造,那么可以在年底制造出第一台火力发电机,但随之而来的导线与电路等工程也得需要适时跟进。
当日创办京师大学和各类皇家工程院和皇家工业公司以及军械司下属的培训学堂在此时发挥了作用,在十余年间,已有不少有自然科学天赋的人才开始踊跃出现,比如第一个研制出火棉的肖静生以及成功发现钨的刘芳民等。
这些人物或许在原本历史上只会湮没于历史长河,但在这个时代,他们将会比现在的达官显宦更加耀眼,甚至流芳百世。
随着蒸汽工业的应用日趋成熟,各类精密仪器加工的机床研制成功,以及皇家科学院各类新的理论成功建设,促使大明的工业化已经快要达成,从地方到中央,都有自己的科研体系,也有各类利用机器生产的作坊。
而也正因为此,新的科技产品被研发出来的频率也开始加快,之前几十年乃至几百年才出现的新发明新发现都没有这十余年出现的多。
再加上,朱由校刻意从西洋也忽悠来了一大批的科研爱好者,甚至有不少是慕名而来,并以此使得大明的科研体系更加完善。
发酵工业的发展带来各类发酵食品开始出现在市面上,朱由校挑眼望去,就能看见已有铺子再卖酸奶,甚至还有卖牛奶的,在此之前,已有皇庄的负责人通过荷兰人从欧罗巴引进了奶牛,并在漠北和漠南大量饲养推广,使得牛奶这种富含营养的奶制品再一次活跃在大明百姓的餐桌上。
也不仅仅是奶制品诸如冰棍和饮料等也因为化学添加剂的出现和冷冻技术(化学制冷)而使得这类食品也出现在大明,最多的就是各类糖果了,在机器的操控下,从农民手里收上来的蔗糖已经可以大规模的反应加工成各类糖制品,甚至有利用催化剂进行化学反应并提取结晶成粉末状进入寻常百姓家。
如果说在几年前,一个新的物事出现,定然因为物以稀为贵而以高价格的方式先被达官显宦接受,然后才随着产量增加而价格下跌进入中产乃至普通家庭,但现在因为蒸汽工业的发展,一般在某个新的产品出现的同时,就已经有适合这类产品生产的新机器,也就实现一开始就是高产量,价格也就不会高,并因此火速被所有阶层的大明百姓接受,而实现薄利多销。
正因为此,广告与品牌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显,数年前,因为主要客户是占整个阶层少数的达官显宦,因而口碑相传倒也能满足推广需求,但现在主要客户是整个大明的百姓,达数兆之多的客户,靠嘴皮子自然是不能推广的,什么各类专卖店与广告商开始陆陆续续出现,整个大明的商场简直就是雨后春笋,层出不穷,目不暇接。
京师作为整个大明最大的城市,人口最多,大明各类行业的顶尖机构与作坊公司乃至学堂都位于此,因而使得这里人口几乎已经快要达到千万字数,正三品的顺天府尹之职权已不亚于外地一管数省之总督。
朱由校现在还进入的城门乃是三年前顺天府又扩建的外城,但事实上在这道外城之外已经住满了数十万北漂的大明百姓,基本上每加一次外城,城内的地皮、房租乃至饮食等价格都会涨一次,生活成本也会提高一点,但带来的公共服务与管理也会提升一层,不过还是会驱赶一些初来乍到的外地京漂一族不得不向偏离皇城更远的地方居住。
城市化带来的各种问题,诸如犯罪率增加、排水问题、底层百姓的租房问题以及消防问题等,作为皇帝朱由校自然是不会去管的,也没时间去管,但这对于之前那些只会吟诗作赋的官员们而言无疑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特别是在顺天府这个任上,作为大明乃至整个世界最大城市的父母官,有时候必须要在事故出现之前未雨绸缪并做好城市规划。
当然,这些官员撂挑子不管事也是不行的,做的不好也是不行的,在京城,无论是达官显宦还是底层百姓都惹不起,在这天子脚下,只要随便有人一闹就能上达天听,所以在这里为官要想治理有方只能讲究方式方法不能用单纯的暴力手段解决问题。
当年被裁撤下来的无所卫所兵和京营以及团营的士兵此时大都成为了公安或者其他公差,并竭力地维持着京城的市场秩序与交通秩序。
后世人在电视上看见的几个豪门大户家的纨绔子弟或跋扈的武将在大街上纵横奔驰甚至撞倒别人商铺在这里是不可能的,因为京城许多地方已经限速,也有专门的道路,还有最新出台的法律,无论是谁扰乱了秩序,最严重的是要坐牢的,也无论你有什么关系,在京城最不缺的就是有关系的人,因而每个人都只能在规则范围内去享受大明皇帝陛下给予的自由生活。
当然,不是说整个大明百姓的生活就真的被各种条条框框给束缚住,尤其是对于年轻人而言,随着小农经济的衰败和文化普及率的提高,宗族和礼教对他们的管束程度越来越小,大量的年轻士子尤其是出身寒微而又不甘平庸甚至不少是出身富贵却不愿被社会捆绑的富贵子弟,都开始追求个性与独立自由。
在街头上,朱由校都能很轻易的看见有年轻人披头散发地在街上摇摆跳舞,甚至开始有许多人在街头上摇头呐喊说什么打倒某某官员的话,而朱由校对此是两不管的,只要不太出格他是既不管这些动不动就要伸张正义和游行示威的士子也不管天天被口诛笔伐的官员,年轻人荷尔蒙旺盛对现实生活的残酷不适应且没学会隐忍想发泄是很正常的事,而作为行政官员也必须得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觉悟。
更何况,让这些文官体验一下自己这个当皇帝的当年被一群言官无端指责的感受也不错。
呐喊声、吆喝声、哭泣声、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和公共马车的喇叭声,还有承载了数千年的帝王行进时的摔鞭声以及喝叱声和铜锣声和鼓乐声交杂在一起,组成了古典与现代交汇的乐章。
这就是现今的大明,可以看得出,除了闲的没事,学业负担和就业压力还不够大的年轻人,现在的人们都很忙碌,无论是身穿绸缎的富贵人还是麻衣的底层百姓,都是行色匆匆,茶楼酒肆中坐满了人,有销售新产品的销售员吐沫横飞地给推销着产品,但眼神里已满身疲惫,即便是上公共马车,很多人都是直接跑上去,挤满了人,一个个拥挤在狭小的空间里,目光却逡巡在窗外的高楼广厦。
而在高楼广厦的朱阁绮户中的成功者同样没有闲着,虽然或怀里拥抱着美人,手里捧着名贵香茶,穿的是华服美章,但依旧挂着一张讨好他人的笑脸,给各路人陪着小心,有的甚至疯狂地在自己窗明几净的书房里直接摔文件,甚至踢凳子还要撞墙,只是很多人都没有看到这一幕,他们只憧憬着也能复制京城里流传的或者各类报刊上报道的逆袭成功故事。
尽管每个人都很累,但也都因为是怀揣着希望和梦想来到这个地方,也正因为有希望而在劳累的同时也会懂得享受生活中奋斗的过程和娱乐人生,因而京城最发达的不仅仅是工业还有娱乐业,梨园在这个时代是最兴盛的,皮影与相声也是不容小觑,而世俗小说也随着白话文的推广越发的火热。
情歌和情诗更是泛滥,甚至三岁小孩也能在大街上哼唱出“你到底爱不爱我”这类的歌词,尽管有无数卫道士竭力的痛骂着这些伤风败俗的现象,但却无法阻止社会发展的洪流,传闻,有大儒还因对这个世界彻底的失望以及痛恨当今朝廷不作为而跳湖自杀以明志,不过也只能引起一时的哀婉叹息,也不能阻止底层百姓用最简单的语句去表达自己的内心,并侵略着原本只属于精英阶层的文化领域。
无论是被卫道士钟爱的阳春白雪还是开始大行其道的下里巴人,朱由校都不阻拦,也很欣喜自己治下的大明是如今这副模样,社会就要活泛起来绽放出生命力,绽放出生命力才能推动整个社会继续进步,而禁锢不前甚至墨守成规只会落后,他不怕年轻一代的人疯狂,只怕他们会死气沉沉,失去了本该拥有的朝气。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