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科学时代 - 第310章 再见了,莫斯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10章 再见了,莫斯科!
    机械加工车间内金属与金属撞击声此起彼伏,七名资历最老且技术最高的工人自然而然担任手工定装弹基础生产单元的职责,将整条生产线运转起来。
    刚开始的时候,由于尚未接触过这种人工冲压生产方式,大家难免有些生疏,在庄前鼎悉心教导之下,随着一次次锤打之间掌握技巧与经验,七名工人很快熟悉起来。
    第二枚7.92毫米定装弹耗时八分钟完成制造全过程,第三枚耗时骤降低两分钟时间,与庄前鼎制造的第一枚子弹耗时持平。
    经验和手艺越高,生产速度越快。
    待到了第五枚子弹的时候,七人生产线生产速度已然上升一个台阶,单枚耗时已然缩短到5分30秒。
    第六枚,5分20秒。
    第七枚,5分10秒。
    第八枚,4分55秒。
    伴随着突破五分钟大关,在闷热环节下已然汗流浃背的七名工人,却干的愈发火热,劲头十足,每个人毫无任何懈怠,全都以最高效率运转。
    他们非常明白自己在干什么,这是为部队生产最为珍贵的全新子弹!
    自从长征以来,部队弹药极其紧缺,完全无法供应需求,由于缺乏相关技术,不得已只能采用复装弹方式,如此一来使得原装弹非常珍贵,一般仅供神枪手和老兵使用。
    使用复装子弹的新兵,在战场上经常出现打不准的情况,导致战斗失利。
    不得不说,这是属于兵工人的耻辱。
    现如今,通过这套工具就能实现全新定装弹的生产,这是多么珍贵的机会?
    七人丝毫不敢懈怠。
    林婉伫立于生产线旁边,手握铅笔,不断记录每一枚子弹的生产时间,以及生产过程的技术要领,这些生产数据极其珍贵,可以因此总结归纳出一套适宜手工定装弹的生产标准。
    她清楚记得余华说过的一句话,标准最重要。
    “这种生产线是可以复制的,我建议军工局复装子弹生产线停工,将收集起来的黄铜弹壳全部重熔轧制黄铜板,另外加快靖边铜矿的开采冶炼,铜料供应必须跟上,一吨铜能产1.6吨黄铜,取弹壳、被甲和底火座11克质量计算,约等于14.5万发子弹。”庄前鼎注视着生产线内不断消耗的钢铁和黄铜板,收回目光,将手中经过质检确认合格的五发子弹,交到身边的陈康手中,提醒道。
    手工定装弹生产线算是组建起来了,接下来就是培训人员,制造设备,复制生产线,以人力换产量。
    然而,核心问题绝对不能忽视,那就是原料供应。
    一旦这种手工定装弹生产线铺设展开,形成一定规模,铜的供应必须要保证。
    而且,在已经可以生产定装弹的情况下,继续进行复装子弹作业毫无意义,与其这样,不如重熔弹壳,轧制黄铜板。
    “我马上就去安排,靖边铜矿已经开始开采冶炼,很快就能有黄铜送来,您放心。”陈康接过崭新的五发子弹,深知其重要性,毫不犹豫的回应道,心中已经下了决定,立即停下复装子弹生产。
    “陈局长,有枪吗?自从回国后就没打过枪了,今天过过瘾,顺便检测子弹性能。”庄前鼎继续问道。
    “当然有。”陈康点头道。
    车间内的子弹生产继续,庄前鼎和陈康离去,来到兵工厂北面找了一块荒地,规划为临时靶场清空周边,而后从警卫战士手里找了一把八成新的汉阳造步枪,用作子弹测试。
    整个子弹测试内容简单,主要为了检测子弹是否存在卡壳和退壳等问题,以及能否正常发射和射击精度等基础参数,像极其专业的子弹初速测定等弹道学测试,由于条件有限无法进行。
    庄前鼎伫立于靶场中心,枪靶总共设立三个,五十米,一百米,二百米。
    周围站着四名隶属于总部警卫团的警卫员,他们眼尖,发现了庄前鼎手里的五发子弹,这些子弹看起来非常新,表面黄灿灿的,极其光滑,比身上携带的子弹新的多。
    看起来极其诱人。
    “班长,这些子弹看起来好新……”作为子弹测试的原枪主人,年轻警卫员忍不住向身边的班长说道。
    “保持安静。”班长示意闭嘴,不要违反纪律,话虽如此,可目光却牢牢注视着庄教授手里的子弹。
    “我只打五十米,一百米和二百米交给你们,大家一起感受。”庄前鼎端着汉阳造,一边将散发柳树沟制造标签的五发子弹装入漏斗弹夹,一边向陈康和周围数名警卫员说道。
    听到这番话,警卫班长和三名警卫员顿时眼前一亮。
    “您请便。”陈康微笑。
    完成装弹,拉上大栓。
    庄前鼎双手端起汉阳造,呈现最为标准的持枪姿态,黑黝黝的枪口对准五十米枪靶,锁定目标,扣动扳机。
    整个过程一气呵成,耗时两秒。
    在美国学习期间,庄前鼎经常接触枪械,无论是猎枪,还是左轮,包括美国陆军现役的春田步枪。
    “砰!”撞针击发底火,底火产生爆炸引燃弹壳药室内的无数硝化颗粒,真实弹径为8.2毫米的金属弹头高速旋转,嵌入7.92毫米枪管,在四条膛线作用下高速旋转,实现近乎完美的过盈配合。
    转瞬,整枚圆形金属弹头激射而出,以每秒六百四十米初速激射而出,跨越短短五十米距离,精准命中靶心的中间部位。
    五十米一枪命中靶心。
    见到这一幕,陈康和四名警卫员有些意外,没想到庄前鼎的枪法这么好。
    站在语言角度,五十米是一个很短的距离,从实际角度出发,机械瞄准五十米外的枪靶,已经具备一定的射击难度。
    看了看枪靶,庄前鼎收回目光,右手后拉枪栓,黄灿灿的弹壳随之退出枪膛,一股淡淡的硝烟气息弥漫。
    整个退弹过程轻松,毫无阻碍。
    仔细观察漏洞弹夹和枪膛内部情况,没有任何异常,庄前鼎满意地点了点头:“暂时没有出现卡壳和退壳难的问题,子弹精度不错,陈局长,你来试试。”
    话音落下,将手中这把汉阳造递向陈康。
    “好。”陈康点头,接过步枪,拉上枪栓瞄向一百米枪靶,眼睛眯了迷。
    “砰!”
    数秒后,清脆而响亮的枪声传遍柳树沟,高速自旋的金属弹头沿着预定弹道飞行,精准命中一百米枪靶的中心部位。
    射击完毕,陈康拉动枪栓,弹壳随之退出,看着黄灿灿似如金子般的弹壳,眼中尽是满意与舒坦。
    怎么看,怎么顺眼。
    经过两次射击,枪声已然吸引来了兵工厂周围的工人们,他们汇聚于此好奇围观。
    “感觉怎么样?”庄前鼎迎了上来,询问客户使用体验情况。
    “满意,非常满意,打起来比我们用的原装弹还好。”陈康连连夸赞。
    庄前鼎点头:“继续测试,看看二百米靶效果怎么样,精度能否保持。”
    听闻这番话,陈康没有反对,随即将步枪递给原枪主人:“小周,你是警卫团神枪手,二百米靶伱来打,还剩三发弹。”
    “是!”早已等待多时的警卫员周瑞连忙上前,满脸欣喜接过自己的汉阳造。
    别看他年轻,凭借手里这把汉阳造,已经创下二十个敌人的射击记录,乃总部警卫团三大神枪手之一,若不是因为极好的枪法,他也无法担任庄教授的贴身警卫。
    在众人注视之下,警卫员周瑞信心满满地看向二百米枪靶,右手端着熟悉的步枪,似如雄鹰般锐利的眼眸,透过机械瞄具缺口锁定枪靶中心。
    “砰!砰!砰!”三道枪声接连不断响起,精准命中二百米外的稻草枪靶,中心部位均匀分布三个弹孔。
    待周瑞完成射击,庄前鼎和陈康一同来到二百米枪靶位置,查看弹孔。
    “发射手工定装弹的精度大概在4.5个moa左右,我记得汉阳八八式步枪射击精度为4个moa,考虑到枪管膛线磨损和原枪生产质量,能到这个精度已经非常不错。总体而言,手工定装弹暂时没有出现卡壳等问题,性能还是非常不错的,陈局长,复装子弹的射击精度是多少?”庄前鼎查看三个射击弹孔,以中心划出一个圆,经过简单计算得出这把汉阳造发射手工定装弹的射击精度,评价道。
    4.5moa,即4.5角分,这意味在100米距离上,子弹会均匀分布于直径13厘米左右的圆圈内。
    这个射击精度肯定远远不如世界各国装备的栓动步枪,毕竟人家平均百米精度高达3moa,有的枪甚至能达到2.5moa,但比起红军使用的复装子弹要好得多。
    “没算过,基本超过200米就没准头。”陈康有些尴尬,这种需要经过数学计算的射击精度参数,他们压根就没算过。
    “暂时就这样吧,汉阳造射击精度4个moa,三八式有坂步枪射击精度约2.5moa左右,两者之间差距很大,我们需要迅速仿制出中正式步枪才行,缩短精度上的差距。”庄前鼎叹了一口气。
    中正式步枪百米射击精度约3moa,虽然比不上三八式步枪,至少不存在精度上的代差。
    是的,代差。
    汉阳造还在四徘徊,三八式步枪已经破三,进入2—3moa百米精度区间,这是一个无法弥补的差距。
    子弹测试宣告结束,很快,测试结果以书面形式交给陈康,再由陈康携带关于手工定装弹和测试结果的报告,亲自前往大窑洞汇报情况。
    ……
    莫斯科,郊区。
    作为世界顶级无线电研究机构,苏联通信科学院坐落于一处蕴含古典气质的房屋内,紧邻莫斯科河,站在三楼可以眺望市中心的红场建筑。
    夏日时分的莫斯科,气候温暖舒适,没有冬日的寒冷。
    通信科学院内,摆放着一座雕像,这是无线电之父亚历山大·斯捷潘诺维奇·波波夫,在无数苏联人的心中,世界上的无线电之父并非马可尼,而是永远的波波夫。
    正因如此,通信科学院立有波波夫的雕像,以此纪念波波夫在无线电领域的伟大贡献。
    科学院大门。
    一群苏联无线电专家汇聚于此,放眼望去,任何一位放在外面都是足以令人惊呼的顶级学者,而他们今天在这里的目的,只有一个——送行。
    人群之中有一副东方面孔,戴着眼镜,身穿西装,文质彬彬与儒雅学者的气质交融,此人便是整座通信科学院唯一外籍教授。
    “李,很遗憾不能和你一起研究电磁波,站在院长的角度,我不希望你回去,但站在个人角度,我支持你回去帮助你的祖国。”院长伊万诺夫双眼看着李强,眼中流露不舍,缓缓说道。
    来自于东方中华的李强,已经位列苏联顶级无线电专家俱乐部,在通信领域有着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若非上级要求,他真的不愿意让李强回去,一是因为李强的天赋与实力,二是因为李强的前途。
    留在苏联,李强将会拥有一个非常好的平台,接触世界上最尖端和最先进的科学技术。
    可惜,李强的祖国爆发了战争,日本人正在侵略中华,对于李强想要回国的请求,纵然伊万诺夫千般不舍,也必须同意。
    “谢谢你的支持,也谢谢您一直以来的帮助和付出,我别无选择,必须回国。”李强自知回国意味着什么,但他并不后悔,背对大门,正对通信科学院,面容露出洒脱的微笑,点头予以感谢。
    “李,再见,一路保重。”伊万诺夫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轻轻拥抱李强。
    “院长,各位教授,再见。”李强与院长伊万诺夫互相拥抱,而后自然松开,向其余六位身为教授的顶级无线电专家道别。
    话落,转身离开通信科学院,坐上停在门口的汽车。
    接下来,他要乘坐火车前往圣彼得堡,坐轮船回国,这是一趟长达两万公里的旅途,途径欧洲大陆和非洲大陆。
    回国。
    回去帮助遭受日本侵略的祖国。
    李强透过汽车窗户,双眼凝望着窗外的莫斯科景色,他知道,自己这一走也许十几年内也不会再回来。
    再见了,莫斯科。
    ……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